2025年10月1日起,国家税务总局两项关键新规正式落地,跨境电商行业迎来“以数治税”时代。税务部门通过平台数据推送、报关数据对接、企业自主申报三大渠道构建全链条监管网络,数据交叉验证机制将精准锁定不合规操作。哪些跨境卖家将面临高达25%的企业所得税风险?哪些场景会触发历史业务稽查?本文结合政策核心要求与典型违规案例,为您深度解析。
Content
1. 平台数据强制推送
根据《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15号公告》,境外电商平台需向税务部门同步推送卖家名称、收入、订单数量等数据。这意味着,卖家在平台上的每一笔交易都将被税务机关“尽收眼底”。
2. 代理出口信息强制披露
《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17号公告》明确,代理出口企业(含市场采购贸易1039模式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)需在预缴申报时同步报送实际委托方基础信息及出口金额。未准确报送者,将按自营方式承担25%的企业所得税。
3. 交叉验证机制启动
税务系统将自动比对平台数据、报关数据、企业申报数据,差异项触发预警。2025年第三季度(7-9月)前历史数据暂不追溯,但10月后不合规操作可能引发全链条稽查。
税务部门通过三大渠道获取数据,构建全链条监管网络:
平台数据推送:境外电商平台需同步卖家经营数据
报关数据对接:代理报关企业需报送委托方详细信息
企业自主申报:纳税人按常规流程进行税务申报
场景一:大陆公司运营+香港公司收款

场景二:香港公司运营+大陆公司收服务费

场景三:无票采购+一般纳税人身份
场景四:个体工商户无票采购

注意:根据报关单结构,出口模式可分为以下两类:
①自营出口模式:境内发货人与生产销售单位保持一致;企业以自身名义完成全流程出口操作。
②代理出口模式:境内发货人与生产销售单位不一致;代理企业代表委托方进行出口报关。



1. 主体资格确立
2. 增值税身份选择
3. 海关资质备案
4. 外汇管理登记
5. 交易模式匹配
6. 采购发票管理
7. 收汇主体统一
8. 税收优惠申请

1. 国内自然人经营者
2. 国内/海外店铺及供应链企业
3. 特殊情形处理

1. 前期准备
2. 单证核对
3. 退税办理
4. 属地化调整
在“以数治税”时代,跨境卖家必须摒弃“侥幸心理”,严格遵循“采购有票、出口有头、收汇有主”原则。10月1日后,每一次不合规操作都可能成为税务稽查的导火索。转单云建议卖家开展自查,优化供应链管理,建立完善的合规体系,为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电话:400-6312812